在跨境电商圈,特别是亚马逊这个战场上,有那么一种现象,我管它叫"老板上火线综合征"。啥意思呢?就是创始人恨不得每件事都亲力亲为,从选品到listing优化,从广告投放到客服回复,事无巨细,全都抓在手里。
表面上看,嘿,这不是勤勉嘛,这不是负责任嘛。但实际上呢?我观察了这么多年,这恰恰是绊倒许多企业的最大拦路虎。
01
创始人的时间黑洞
"我们去年业绩稳定,但今年突破不了瓶颈,是不是产品力出了问题?"深入了解后发现,问题不在产品,而在于创始人的时间分配。
我前段时间做了个小调研,追踪了数十家北美市场年销售额较高的亚马逊卖家,数据显示这些创始人大部分时间陷在日常运营的泥潭里,连续几天以上的战略思考时间几乎为零。
有意思的是,其中增长最快的那些企业,他们的创始人几乎都实现了时间分配的逆转——大部分用于产品创新和市场调研,而日常运营已经完全交给了专业团队。
许多创始人每天被繁杂事务淹没:早上处理客服问题,上午开产品会,下午修改广告,晚上处理供应链异常。看似忙碌高效,实则陷入"战术繁忙"的泥潭。
从接触的众多亚马逊卖家数据来看,创始人直接参与度与企业扩张速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卖家中,相当一部分创始人已经从日常运营抽身,转而聚焦战略方向。
02
团队成长的隐形天花板
"我招了好几个人,但他们总是达不到我的标准,最后还是我亲自来做。"这句话代表了许多卖家的困境。
说实话,我观察到北美本土卖家和中国卖家在这个问题上有明显不同。北美创业者更习惯于"教练式领导",他们自然地建立授权文化;而我们中国卖家,尤其是从传统外贸转型的,经常带着"师傅带徒弟"的思维,事无巨细亲自示范。
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团队成长路径的不同。有个做宠物用品的朋友,去年他从一家北美品牌挖来了运营总监,结果这位美国同事入职第一周就提出"我需要更清晰的KPI而不是日常指导",把我这位朋友整不会了... 但适应后,他的团队效率反而提高了。
深层次原因在于:过度依赖创始人的判断和执行,团队成员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的空间。当创始人事必躬亲时,看似是在保证质量,实则是在设定一个团队成长的天花板。
这是我一个老朋友了,他做的是厨房小电器,在疫情期间业绩爆发式增长。但到了后期,他突然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救火,长时间没睡过一个完整觉,团队士气也越来越低。
我记得他当时给我发微信,就四个字:"要崩溃了"。在我的建议下,他做了个艰难决定——强制自己每周只参与几次运营会议,其他时间雷打不动地专注市场拓展。
刚开始简直煎熬,他告诉我有天晚上看到团队的广告调整方案,手痒得不行,差点忍不住要全部推翻重来。但他硬是忍住了。结果几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运营团队不仅没有崩溃,反而通过自主决策优化了补货周期,将断货率大幅降低,.........
在跨境电商圈,特别是亚马逊这个战场上,有那么一种现象,我管它叫"老板上火线综合征"。啥意思呢?就是创始人恨不得每件事都亲力亲为,从选品到listing优化,从广告投放到客服回复,事无巨细,全都抓在手里
原文转载:https://www.kjdsnews.com/a/2172316.html
DTC鞋履品牌Hari Mari获1000万美元融资 专利合集:七款带摄像头的喂鸟器---美国专利侵权预警 包裹递送将受影响,瑞士海关法新规出台 2024年亚马逊价格战策略推品靠谱吗? 前后台优惠券大面积报错,一夜之间订单暴跌 流量提升超100%!Infinix与Jumia强强联合 小风扇上亚马逊 ,TEMU 需要哪些资质? 亚马逊老板,管太多必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