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支付太难,而是传统支付跟不上全球化的脚步"
——当非洲客户因奈拉结算链条断裂流失订单,当拉美分销商因分期付款无法集成痛失市场,当欧盟合规成本噬企业利润……对于中国品牌出海的"数字化生死局"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去寻一把钥匙来打破困境。
企业数字化出海,为何总是卡在支付这一关?
全球资金流"碎片化"已成企业内伤
当中国制造以惊人效率抵达地球另一端,企业的财务部门却深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球资金流如同漂流的版块般被割裂成一座座孤岛。账户散落在世界各地,汇率悄无声息的在暗中吞噬企业利润,合规问题如同雷区,每走一步都是惊心动魄—,那些看似"正常运转"的支付链条,正以每年蚕食企业24%利润的代价 ,成为拖慢出海步伐的隐形绞索。片面来看,似乎只是单一环出现了问题,但是,其实我们仔细去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你就会发现,这是从收付、汇兑、风控到决策的系统性塌方,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一个打击,尤其是企业遇到以下五大困境时,资金效率的崩塌已成必然。
1.多账户散落世界各地,财务地毯式搜索钱财去向
许多出海企业需要同时维护欧美本地账户、离岸账户、平台收款账户,财务需每日登录多种网银核对流水,这并不是一项小工程,而且出错率也不低,之前有过案例,某杭州服装企业为店铺在多平台分设7个收款账户,财务70%时间用于对账,错付供应商货款超12次/年,单单只是一个账面的核对所用到的人力物力资源,在企业成本里就占领了一席之地。
当我们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体现,其实这并非最好的选择,像我们常用的平台回款需要14天,使用本地银行清算在欧元区需要1-2个工作日,在美国需要1个工作日,这些平台的周期不统一,在途资金占比月流水大概1/4,在这之前有企业在咨询时提到过一起案例,有一家不算大型的深圳汽配商因平台回款延迟,错过墨西哥工厂原料采购窗口,损失将近$15万订单,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落下下来却能压死一个刚起势的小型企业,这实在是一件令人觉得可惜的事情。
3.汇率、手续费陷入无底黑洞,利润却在大规模蒸发
企业在处理散落在各地的多币种账户余额会遇到被迫的分次兑换,遭遇"小额换汇价差+汇率波动+平台收费"三重剥削,单笔资金流转经历平台提现费+跨境手续费+中间行扣费,综合成本大概会超3%,2023年跨境卖家平均汇损率达4.2%,新兴市场币种如土耳其里拉波动期损失可达15%,在手续费上,据市场了解义乌小商品卖家年流水$500万,支付通道费达$14万,相当于2个海外仓全年租金,由此可见,在支付上,企业本可以拿到更多的利润,但支付的门道太深,让很多中小型企业遭遇了无妄之灾。
4.财务炼狱和风控雷区双管齐下,合规风险如履薄冰
同币种、不同平台、不同到账日的流水,生成跨境税务报表错误率超25%,分散账户则导致无法全局监控异常交易如同一黑客攻击多个店铺账户,资损率高达0.5%,这两件事情如果不依靠专业的跨境支付平台,是企业绝对会遇到的事情,在东南亚某国要求交易记录匹配本地支付凭证,人工核对效率暴跌80%,还有某品牌因未关联亚马逊与独立站支付数据,遭跨境洗钱团伙套现$8万,这些还只是列举的两件,而这样子的事情,每天不知道会发生多少起,实在恐怖。原文转载:https://fashion.shaoqun.com/a/2238810.html
海运相关费用结算 海运相关费用结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