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节系、阿里系和冬海系瓜分印尼市场,Bukalapak难敌巨头压力
2、财务亏损与股价暴跌,Bukalapak的困境逐步显现
3、潜在的市场并购,TEMU的机会来了?
近日,印尼电商上市公司Bukalapak宣布将停止销售实体商品,转而专注于虚拟产品的销售,包括电力代币以及电费、医保、税费等缴费服务。自2025年2月9日起,消费者将无法再通过Bukalapak下单实体商品,所有未处理的订单将在3月初之前取消。
至于背后的原因,不少媒体将其归因于印尼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
字节系、阿里系和冬海系瓜分印尼市场,Bukalapak难敌巨头压力
目前,印尼主要电商市场份额由外国巨头瓜分——字节系电商TikTok Shop(并与印尼"淘宝"Tokopedia合并且取得控股权)、冬海集团旗下电商Shopee以及阿里系电商Lazada。这三家电商巨头不仅财力雄厚,且积累了许多用户资源,竞争力度远比本地电商巨头要强劲。待Bukalapak宣布从印尼电商市场"撤退"后,纯本地血统的电商巨头,似乎只剩下Blibli。
而且,7点5度曾分析过,相比Tokopedia、Blibli、Shopee和Lazada这些本土电商公司,Bukalapak的名气还是稍逊一筹,竞争力度也不够。这是因为,Bukalapak不能也被大家简单定义为印尼版"淘宝"。Bukalapak印尼语意为"摆摊",更多是帮助印尼的街边商店、夫妻老婆店(Warungs)入驻平台,建立线上商店。2017年,Bukalapak推出了O2O平台Mitra Bukalapak,帮助更多印尼小商店入驻线上平台,该业务更是成了公司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种差异化定位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足够的优势。在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Bukalapak最终成为了市场竞争中的"牺牲品"。该公司表示:"Bukalapak将进行转型,以增加对虚拟产品的关注……我们完全理解这些变化将影响卖家,我们致力于让这一过渡尽可能地顺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