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卖家们注意:10月大限将至,合规已是唯一选择。
2025年10月,对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根据「国务院810号令」和「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公告」,亚马逊、Temu等全球主要电商平台已在中国税务机关完成了备案手续,在10月31日之前,将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上所有中国卖家第三季度(7-9月)的身份信息与收入数据。
表面上看,平台只需报送三个月的交易数据,但众多卖家心中不禁疑问:过去1-9月甚至更远的的"历史问题"是否真的能够一笔勾销?

一、三个月的报送,九个月的追溯:为何可能?
累计申报制是关键所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预缴申报需填报"纳税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期末的累计经营数据"。
这意味着:
2025年10月进行的第三季度申报,法律上要求企业报告的是1-9月全量数据,而不仅仅是7-9月的新增数据。
国税17号文明确要求企业在申报时"完整补报1-9月出口业务数据",未如实申报将面临全年业务追溯处罚。
简言之,三个月的平台数据报送,触发的却是九个月业务的全面核查。
二、数据铁幕:平台数据与税务申报的交叉验证
传统模式下,"买单报关"等操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税务机关难以获取真实交易数据。但2025年第15号公告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1.平台数据报送:亚马逊、Temu等平台需在10月底前向税务机关报送:
所有卖家店铺唯一标识码;
7-9月收入净额及订单数(后续可能扩大至更早数据)。
2.企业申报义务:同期,根据17号文,货代等代理出口企业必须在《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中填报实际委托出口方信息及1-9月出口金额。
这就构成了双向数据验证机制:平台报送的卖家数据 vs 企业申报的委托关系。任何不匹配都将立即触发税务预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