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跨境电商资讯:亚马逊选品漫谈系列—先选对

接选品第二篇(亚马逊选品漫谈系列—新人选品三原则),继续聊聊选品第三篇。如果说前面两篇算作选品科普文的话,那么从本篇开始,Lee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讲一些更具体的实操思路。

这里我们还是沿用上篇结尾的思路:

借用教员的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那么只有人,才是创造一切需求,决定产品是否符合心意的主体。

先定人,再定品,这就是Lee的开发心得。

先定人再定品的意思,就是先有消费者,后有消费需求,最后才会有产品满足这些需求。

然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选品工具也好,选品方法也好,选品思路也好,往往都是从类目或竞品数据出发,通过添加筛选项来选取一些所谓的Niche产品,譬如:

  • 价格>X

  • review<X

  •  X<销量<Y

  • 上架时间<X

  • 类目垄断率<X

诸如此类的筛选项,还可以列举很多。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 数据化:将产品抽象为数据,全程定量分析,不以个人喜好和经验多寡为转移

  • 标准化:标准流程+固定套路,任何人/组织采用模板都可以输出相同的结论
  • 效率化:无需对产业进行深入了解,即可选出数据表现良好的产品

然而在Lee看来,不限定消费者,不细分消费需求的数据化选品其实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此事在贝索斯的《长期主义》里亦有多处提及:

亚马逊选品漫谈系列—先选对人,再选好品

那么消费者和消费需求怎么限定和细分呢?

Lee认为可以把消费拆解为不变和变化两块。其中不变的部分,其实上面那张截图已经说过了,lee稍微总结一下(括号内容代表消费者真实心理):

消费心理不变

  • 更多商品选择(货比三家,损失厌恶)

  • 更高的效率(冲动消费)
  • 更具性价比 (占便宜)

  • 更优质的服务 (商品提供实用价值,服务提供情绪价值)

没有哪个消费者不喜欢货比三家挑挑拣拣,没有哪个消费者不希望所搜即所得,当天下单当天收货。同样地,没有哪个消费者不喜欢占便宜,没有哪个消费者不希望花1分钱买10分服务。以上心理不以国家,人种,语言,平台等转移而转移,是为消费心理不变。
消费人群变化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变了,哈姆雷特的形象就变了。人有黄棕白黑,胖瘦高矮,男女老少,贫穷富有。人群变了,消费需求就变了。
是为消费人群变化。
消费人群可以细分,消费需求就可以细分,产品就可以进行拓展。
OK,我们讲完理论部分了,下面讲实操。
正式开始实操这个话题之前,请允许Lee先吐槽下最近的亚马逊后台新功能推送,搞得有点神神秘秘,很多新功能的推出都是不声不响,譬如这个功能:亚马逊ASIN级别的人口统计新功能思考。本篇后半部分也是围绕这个功能谈谈衍生出的选品新思路实操。

我们先看下ASIN级别的人口统计界面:

亚马逊选品漫谈系列—先选对人,再选好品

坦白地说,这个功能在升级之前,Lee用得并不多,因为旧版的颗粒度只能到category.........

接选品第二篇(亚马逊选品漫谈系列—新人选品三原则),继续聊聊选品第三篇。如果说前面两篇算作选品科普文的话,那么从本篇开始,Lee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讲一些更具体的实操思路。这里我们还是沿用上篇结尾的

原文转载:https://www.kjdsnews.com/a/2256395.html

Adjust Adly Admitad AdMob AdNabu Adobe 2025年最佳购买TikTok真人粉丝的专业平台推荐 亚马逊选品漫谈系列—先选对人,再选好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